相关文件&视频: IROS 2019 slides Youtube

背景

LIC-Fusion: LiDAR-Inertial-Camera Odometry是2019年发表的文章。作者在相关工作中将Zhang和Singh提出的Laser-visual-inertial Odometry and Mapping with High Robustness and Low Drift作为对比,并指出该论文中无论是迭代优化还是ICP配准都需要复杂的流水线和并行处理以实现实时运行。同时,该论文中的方法仅将VIO系统的位姿同激光雷达扫描进行松耦合,损失了激光雷达和VIO系统的相关信息。

贡献

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、紧耦合、单线程的激光雷达-IMU-相机里程计。该里程计基于MSCKF开发(感觉事实上就是OpenVINS),并实现了在线的传感器时偏和外参标定。具体贡献如下:

  • 开发了紧耦合的激光雷达-IMU-相机里程计(LIC-Fusion),在实现高效的6自由度位姿估计的同时对传感器时差和外参进行在线标定。提出的LIC-Fusion在MSCKF框架下有效地结合了IMU测量、稀疏视觉特征以及两种不同的激光雷达特征(线,面)。并清晰地建模和推导l待标定的外参、位姿估计值和各观测值之间的关系;
  • 在真实世界场景(室内、室外)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,证明提出的LIC-Fusion比SOTA方法更精确和鲁棒;

LIC-Fusion

状态变量

$$ \bold x = \begin{bmatrix} \bold x_I^T & \bold x_{calib_C}^T & \bold x_{calib_L}^T & \bold x_C^T & \bold x_L^T \end{bmatrix}^T $$

分别为:

  • IMU状态(PVQ)
  • 相机标定参数(外参PQ,时差)
  • 激光雷达标定参数(外参PQ,时差)
  • 滑窗中的相机位姿
  • 滑窗中的激光雷达位姿
IMU传播
状态增广
测量模型
激光雷达

该文中使用的激光雷达是机械式的,所以在文中作者通过计算激光雷达扫描线上点的曲率以提取特征点(线/面),并在帧间利用KD-tree做索引对特征进行跟踪。

对于当前帧的每个线特征点$^{L_{l+1}}\bold p_{fi}$,将其投影到上一帧得到:$^{L_{l}}\bold p_{fi}$。在上一帧中搜索两个最近邻的线特征点$^{L_{l}}\bold p_{fj},^{L_{l}}\bold p_{fk}$。若$^{L_{l}}\bold p_{fj}$位于激光雷达的第$r$条扫描线上,则$^{L_{l}}\bold p_{fk}$应当位于第$r$或$r+1$条扫描线上。

根据三个线特征点$^{L_{l}}\bold p_{fi},^{L_{l}}\bold p_{fj},^{L_{l}}\bold p_{fk}$可以计算残差: $$ r(^{L_{l+1}}\bold p_{fi}) = \cfrac{ \lVert (^{L_{l}}\bold p_{fi} - ^{L_{l}}\bold p_{fj}) \times (^{L_{l}}\bold p_{fi} - ^{L_{l}}\bold p_{fk})\rVert_2 }{ \lVert ^{L_{l}}\bold p_{fj} - ^{L_{l}}\bold p_{fk} \rVert_2 } $$

随后根据雅可比矩阵$\bold H_\bold x$和协方差矩阵$\bold P_\bold x$进行卡方检验剔除外点。

面特征通过最近邻的三点构建,方法同线特征类似。

在执行MSCKF更新前对雅可比矩阵进行零空间投影,以消除特征点3D坐标(观测方程与此无关)。

相机

此部分应当同OpenVINS中的推导一致。

观测压缩

在线性化LiDAR特征和视觉特征观测后,由于特征点数量较多,导致EKF更新复杂度大。因此对雅可比矩阵$\bold H_\bold x$进行QR分解,移除无用维度。

实验

高动态室内实验